泸溪融媒7月13日讯(通讯员 包玉娟)走进锡瓦河,在一片片开阔平坦的“希望的田野”上,挖机在农田里作业,将洪流带来的一车车沙石挖出运走;爬上巴斗山,在一座座崎岖蜿蜒的撂荒地里,老百姓们手持锄头开垦荒地,将一粒粒种子种在了泥土里……
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。为不折不扣守住耕地红线,抓抢农业生产时机,泸溪县兴隆场镇采取“党建引领、支部发力、党员带头、干群联动、整体提升”方式,稳步推进耕地抛荒治理相关工作,提高农民复垦复种的生产积极性。目前,该镇已完成27200亩的粮食生产任务,切实保障了粮食安全;完成2300余亩耕地复垦复种的目标,使得“沉睡”耕地焕发新生机,把撂荒田变成丰收田;恢复264亩洪涝灾害后水毁农田,重建起老百姓生产生活的信心。
“得知政府有相关政策扶持,我马上召集村干部开会研究,流转了200亩抛荒耕地,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预计年底玉米收成10万斤、大豆收成4万斤,将为我们村村集体经济创收约27万元。”武堰村支书杨吉生干劲十足地说道。耕地抛荒复垦复种正如火如荼展开,仅武堰一个村在村“两委”和产业大户的带动下,目前就已完成了400多亩。
兴隆场镇坚持党建引领、多措并举,吹响耕地抛荒治理号角,由滔滔锡瓦河边到巍巍巴斗山顶,掀起了14个村(社区)全覆盖式的治理热潮,强化了种粮导向,保障了粮食安全,不少耕地实行了产业化发展,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实实在在为农民创收致富。
来源:红网
作者:包玉娟
编辑:龚宗泽
本文为泸溪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xxnews.cn/content/2022/07/13/115193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