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溪融媒10月28日讯(通讯员 张婉莹)“只这三年,这一生不负遇见您,如有来生甘愿再做您的弟子,我亲爱的‘段妈妈’。”这是泸溪县第二中学已经毕业的高三学生写给老师段菊芳的QQ留言。每到毕业季,段菊芳都会收到很多像这样的学生留言。而每每看到留言,段菊芳也总会一次又一次热泪眼眶。
今年46岁的段菊芳是泸溪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,从1998年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,就一直坚守坚守在教学一线,当了15年班主任。在“三尺讲台”坚守的23年中,她捧出一颗温暖的心,呵护每一位学生,将“爱生如子”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2016年,段菊芳担任初228班班主任。“老师,小琴(化名)哭了”,一天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向她报告。闻讯,段菊芳立马来到教室,一边安抚正在哭泣小琴,一边询问原因。原来,小琴因患有先天性心脏并,近段时间胸口偶有阵痛,才忍不住哭泣。从此,段菊芳对小琴是关爱有加。三年初中时光里,她对小琴坚持一天一问,并经常到小琴家走访。在家访中了解到小琴父亲是残疾人,母亲体弱多病,家庭经济来源全靠低保救助,便主动资助小琴生活,为她买学习生活用品和额外学习辅导。久而久之,段老师便成了小琴嘴边常常提起的“段妈妈”。小琴也很为她的“段妈妈”争气,每次都拿着全年级前十的成绩报答“段妈妈”,“段妈妈”每次也是用大大的拥抱以示奖励。
“多一点耐心,多一点爱心,多一点理解,多一点鼓励”,这是段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担任班主任15年,往返寝室,食堂陪餐,护送学生回家,成了段菊芳每天的生活习惯。她说,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,她习惯了每一天与孩子说说笑笑,倾听孩子们的心里话。就这样细水长流的陪伴,段老师成了学生心中最爱的“妈妈”。在“段妈妈”腰椎病和颈椎病犯了时,不能弯腰洗头,班上的女孩子就主动跑到“段妈妈”的家里帮助她洗头,还会主动给“段妈妈”按摩,协助她管理班级。每年的教师节和她的生日,在校的孩子们会写一些贺卡给她,已毕业的同学会打电话来问候或亲自来看她。可她在每一次送别学生后,总是独自伤神。
“妈妈,您不要走好不好?我也想要像您的学生一样天天见到您,好不好?”这悲伤的啜泣声来自千里之外的株洲。2000年,段菊芳成家,丈夫在株洲工作,自成家以来夫妻俩就一直两地分居。丈夫的深情,女儿的呐喊,家人的期盼,一次次揪住她那柔软的心。2017年,丈夫身体不适需要手术,段老师因工作繁忙不能回去陪护,内疚至今。2021年,女儿高考,她正在任教初三,时间紧迫,不能回去陪考成了她永远的遗憾。学生送完一届又一届,身边的朋友总是劝她辞职去株洲工作。可她总说:“泸溪也是我的家,这儿的孩子更需要我,他们也是我的牵挂。”温柔的声音,言语却是那么铿锵。她说,丈夫、孩子虽然不舍分别,但在工作上总是不遗余力的支持,他们是自己最大的精神支柱。
从教以来,段菊芳始终践行为人之道,从师之道,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,默默奉献。2007年、2009年、2010年、2012年、2017年,她五年年度考核均为“优秀”等级,获县人民政府嘉奖,先后六次被浦市镇人民政府授予镇优秀教师称号;2011年,在全县教育系统“责任教育”活动中,被评为最有责任感教师;2013年,在全县教育系统“三▪三”教育活动中,被评为”三优标兵;2019年获学校“优秀班主任”称号,2020年获得州“师德标兵”称号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段菊芳说,23年从教生涯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。
来源:泸溪县教体局
作者:张婉莹
编辑:唐正海
本文为泸溪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xxnews.cn/content/2021/10/28/10341584.html